广汽在2024广汽科技日(GACTECHDAY2024)上宣布推出无图纯视觉智驾系统,这项技术计划于2026年装车搭载,实现高阶智能驾驶。该系统不依赖高精地图,有导航即可开启城市NDA,摆脱了高精度地图的依赖。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透露,广汽搭载多传感融合技术的ADiGOPOLIT智能驾驶系统已经开始装载在昊铂车型上,下半年力争实现全国覆盖。
广汽无图纯视觉智驾系统具备三大核心能力:精准理解复杂交通道路的能力、超强交通信号识别能力和处理复杂多变场景的能力。在感知范围上,可以覆盖车前150+米、车后100米,左右50米,并可以感知包括车辆、行人、骑手、小动物等常见交通因素,以及小推车、营地帐篷等不规则障碍物。在决策和行动方面,广汽研发了流体式时空联合规划技术,能够通过实时跟踪、意图识别与轨迹预测以及数据驱动与专家规则协同的指挥大脑,精准预判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在泊车场景中,最小误差可以控制到5cm。广汽无图纯视觉智驾系统具备持续学习进化的能力,通过自研的数据闭环与仿真系统,能够在仿真测试中不断迭代优化算法,实现自我完善与进化。
飞行汽车、图形编程,2023广汽科技日有什么?
昨天,2023 年广汽科技日在南沙广汽科技馆举办。
这是广汽举办的第六个科技日活动。去年 6 月 28 日,广汽集团以「科技奔现」之名发布了一系列研发成果:普赛 OS、ADiGO 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微晶超能铁锂电池、钜浪-氢混动系统等,同日亮相的还有全新氢能概念 MPV 绿境 SPACE。
「奔现」之后,2023 广汽科技日以「科技思变」为主题,「思变」体现在三个维度:能源、智联和出行。
能源方面,广汽发布了氢能整车、乘用车氨发动机技术、N 合一电驱技术,去年亮相的钜浪-氢混动系统则官宣首发于传祺 E9 车型之上。
智联的思变则围绕软件展开,ADIGO 生态系统新增 ADIGO MAGIC,即广汽魔方场景共创平台,除内部开发者外,这一平台可以部分开放给 B 端、C 端用户,呈现出广汽对于用车场景共创的新思考。
而广汽在出行维度的新思考,则是昨日收获颇多视线与镜头焦点的飞行汽车 GOVE,它将成为广汽未来智慧出行方案组合中的新角色。
今天我们聊聊广汽对于「新变」的理解。
XEV 新篇:氢混、氨
要谈广汽集团对于能源新变的思考,可能要先把时间线拉回到今年的 4 月。
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广汽集团发布了 Next 战略,即 New EV+XEV Transition 战略,在 EV 和 XEV 双方面发力,同时坚持 XEV+ICV (混动化+智能化)双轮驱动路线。
XEV 包括 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REEV(增程式电动车)、HEV(混合动力)等动力形式,传祺品牌将在 XEV 方面进行布局,埃安品牌坚持只做纯电的路线。
作为 XEV 中的一环,去年广汽科技日发布的钜浪-氢混动系统,经过为期一年的研发及验证,已经搭载于传祺 E9 之上,新车在昨日的活动上首次亮相,但售价尚未公布。
氢混版 E9 搭载了广汽自研的 2.0L 氢发动机,以及 GMC 2.0 机电耦合系统大扭矩版。在保留多模驱动混动系统的基础上,广汽研究院针对氢燃料开发了专用燃烧系统,采用中高压缸内氢直喷、专用高效进气管理系统、高压缩比及爆震抑制技术。
这些技术听上去比较干,可以用数据来细化技术的「功效」:氢混版 E9 实测百公里氢耗低于 1.4kg,整车续航近 600km。
钜浪-氢混动系统上车,是 2023 广汽科技日对于上一年科技日成果的验证,不止于此,昨天的活动还展示了广汽集团对于新能源形式的更多探索。
譬如广汽自研的乘用车氨发动机,官方称其为「全球首款」。
这款氨发动机,以液态氨作为燃料,通过控制液态氨燃料供给相变过程,促使发动机运转平顺稳定,利用超高能点火技术实现缸内氨燃料可靠点火,发动机功率达 120kW,减碳率提至 90%。
又譬如 N 合一集成电驱技术,这一技术可实现 A 级纯电平台产品全覆盖,兼容前后驱,属于广汽埃安夸克电驱技术群之一,是广汽对于车辆性能与成本平衡的探索成果之一。
这些多能源方向的研发成果,亮出了广汽集团在混动大年的成绩,今年广汽传祺在这一赛道的布局会不会按下加速键?
广汽魔方,软件工具箱?
第二个新变之处是软件。
2019 年 7 月,广汽集团携手腾讯、华为等合作方发布 ADIGO 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发布后几年间每年都在进化。
在 2022 年的广汽科技日上,ADiGO SPACE 智能座舱迎来了语音交互、音效体验、生态内容、场景化解决方案等四项能力的提升,ADiGO PILOT 智能驾驶已经实现高速和快速路的领航功能,并在 Robotaxi 上得到先行应用。
昨天的活动中,ADiGO 的软件生态又新增一个平台——广汽魔方场景共创平台 ADIGO MAGIC,特点是更底层、更自主。
广汽魔方的关键是共创,如果用名词来解释 ADIGO MAGIC,可能不免落于硬核枯燥,这里我们先以小白的视角来描述一下。
ADIGO MAGIC 是比较有趣的一个平台,逻辑有些类似于各大区 UP 主们分享的 PS 笔刷素材、Notebook 的自定义设计模板。
在软件开发层面,不仅官方可以定义场景模式,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场景并且将其共享,支持一次开发,多车使用。这个低代码的图形编辑、设计和轻量化测试和发布过程,有点像我在大学一年级上的移动编程通识课:
不懂代码的同学可以在后台系统拖动逻辑块,过程类似于拼图、加链条,最后生成程序,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测试,依托特定的开放工具,也可以分享给同学使用。
我们再来看看 ADIGO MAGIC 的功能。
通过 SOA 面向服务架构,能将整车 2000 多个功能全部服务化。落到应用层面,就是它可以让整车功能变成一块块「积木」,用户可以在图形化界面中拖动、拼装指令板块,随意编排组合,自动生成代码。场景代码经由数字镜像云仿真校验后,即可同步到车端引擎,实现分钟级场景迭代。
「分钟级场景迭代」听上去有些抽象,官方做了个比较。基于传统的分布式架构,如果要对车辆的「洗车模式」进行更新,前后需要 5、6 个月时间——这还是基于「比较赶」的前提下。
而依托星灵架构,基于 ADIGO MAGIC 共创平台的全新服务化逻辑,用户可以自编辑功能,迭代周期也从「月」变成了「分钟」。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和车机中控大屏两个入口进行图形式「编程」,这一功能会部分开放给 B 端、C 端用户。官方还表示,在探索共创性的同时,还会确保安全性。
部分涉及到用车安全、权责划分的功能,官方会考量开放的程度。例如涉及到泊车、行车方面的功能,广汽集团内部后续会内部评估相关功能是否开放、开放度如何。
共创、服务化,最终指向效率,ADIGO MAGIC 将首搭于 Hyper GT 之上,未来星灵架构的车型都将搭载。
纵览下来,我们会发现,ADIGO MAGIC 是共创技术的探索,也是一种思维革新,用官方的话来说则是:「用户不再只是用户,也能成为开发者。」
我们好奇的是,ADIGO MAGIC 正式推送上车后,会不会变成用户之间的社交小游戏?
GOVE,出行「新翅膀」?
前两个「新变」已经收获许多快门与掌声,而飞行汽车的亮相和首飞仍然为活动现场的气氛添了一把力。
广汽集团的飞行汽车定名 GOVE——是 GAC(广汽)、ON the Go(随行)、Vertical(垂直飞行)和 EV(电动车) 的缩写。
与小鹏汇天、吉利旗下沃飞长空的飞行汽车不同,GOVE 采用分离式机体构型,飞行舱和底盘可自由分离或组合,分离后,底部的车辆将自动驶回充电站补能。
除分离式机体外,昨天亮相的 GOVE 拥有比较特别的外观形态,作为参考,小鹏汇天旅航者 X2、吉利旗下沃飞长空 TF2 的外形都与飞机相仿,机身较长,头尾稍扁,但广汽 GOVE 的外形比较圆润,飞机舱比较方正小巧,底部的车辆较为宽大低趴。
说回飞行汽车的出行功能,GOVE 支持地面行驶、空中飞行和空地对接三大驾驶场景。
在地面时,GOVE 搭载 ADiGO PILOT 自动驾驶系统,底盘可以成为全自动移动起降站点,帮助 GOVE 实现即飞即降,可以全向移动,具有共享属性,依托这些功能,GOVE 的飞行舱自由配对、随时补能。
GOVE 采用 90% 的轻量化复合材料,搭载三余度飞控系统和多目识别技术,可保证空中场景飞行的稳定性。
空地对接方面,广汽集团称,GOVE 应用了航空航天级别的高精度对接技术,飞行舱在降落时能被底盘提前瞄准、精准对接。
在技术沙龙上,官方披露了这款飞行汽车的一部分性能参数。
广汽研究院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时瑞浩表示,当前 GOVE 单次补能后的飞行时间可达 25 分钟,最高飞行高度是 120m,可载一人,承重 90kg,最大行为重量 500kg,即飞行汽车自重约 400kg。
时瑞浩称,目前,飞行汽车的供应链处于起步阶段,量产前的会计成本处于较高水平。他举了个例子,以 1000 台的产能规模来看,飞行汽车的成本不超过 200 万元/台。
GOVE 还具备自动驾驶能力,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坚表示,未来 GOVE 将与如祺出行、Robotaxi 等一同构建广汽未来的立体出行解决方案。
在广州,小鹏汽车、广汽集团都下注探索飞行汽车,如果考虑到技术、法规、制度等因素,这种目前看来十分先锋的产品,未来几年内真的能够顺利飞上天吗?
结尾
就发布内容而言,GAC TECH DAY 2023 落实了广汽上一年发布的部分技术,也顺应当前的智能电动时代特征抛出了新思考。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氢电、氨发动机等技术,是广汽集团探索多能源技术的成果,在真正普及之前,性能和成本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在智能这一维度,首发搭载星灵架构的昊铂 Hyper GT,已于 4 月开启预售,预售价 21.99-33.99 万元,预计 7 月初上市。
承载广汽集团「新变」之思的这些技术,或许是 Hyper GT 直接对标特斯拉的底气之一,星灵架构是否内外兼修?ADIGO MAGIC 共创平台能不能实现分钟级软件迭代?这些都会在这一车型交付后得到广泛验证。
一年一度的广汽科技日结束,大家觉得今年广汽给出的新意够不够?
你会期待下一年的 GAC TECH DAY 吗?评论区见。
(完)
极越01升级OCC占用网络 纯视觉高阶智驾“全国都能开”
2024年2月23日,极越正式向全量用户OTA推送V1.3.1版本软件。在V1.3.1新版本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OCC占用网络正式“上车”,极越成为国内首个全量推送OCC占用网络的新势力,“纯视觉”高阶智驾能力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即将“全国都能开”。配合OCC占用网络升级,极越推出的全球首个高阶智能驾驶专属保障产品“智驾保”也将在2月底上线,为用户在使用极越“纯视觉”高阶智驾时提供强有力的风险保障。
智能座舱娱乐提质扩容,打造丰富多媒体娱乐体验。不管是在智能互联、多媒体娱乐,还是UI和三电等诸多方面,都将迎来全面升级。其中,智能AI伙伴SIMO再次进化,大幅提升了识别感知力,车内语音支持小宇宙和B站, 并优化了车外语音泊车能力等。三电方面,预约电池加热等功能得到全面优化提升,充电少等待,续航不焦虑。
同期,极越宣布将与极氪能源体系实现互联互通,后续将逐步接入全国范围内极氪能源充电站,极越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极越App扫码,在极氪能源充电桩实现从找站到支付的全流程。
OCC占用网络“上车”,纯视觉高阶智驾即将“全国都能开”
极越01是国内第一个实现“纯视觉”技术方案量产的智能汽车,并将“BEV OCC Transformer”正式命名为“B.O.T三向箔”。极越纯视觉高阶智驾可用范围行业领先,PPA智驾已经覆盖全国超40万公里道路,全国90%的高速高架都可使用高速PPA,城市PPA已经跑通上海、北京、深圳、杭州4个城市的主要城市道路。
此次,OCC占用网络“上车”最具变革意义的是感知识别能力的提升,能够对障碍物进行3D精细刻画,模型精度可达厘米级,比肩甚至超越激光雷达。同时,OCC占用网络对于运动障碍物的速度识别精度能达到0.1米/秒误差范围。大幅提升了对于栅栏、护栏、水马和施工隔离栏等有一定长度的通用障碍物边界的识别能力,有效进行避让、刹停等,留出更多安全行车距离。
极越CEO夏一平
极越CEO夏一平表示:“OCC占用网络大幅提升了纯视觉的异形障碍物识别和场景泛化的能力,B.O.T的完整技术架构,给用户提供能用、好用、爱用、安全、安心的高阶智能驾驶。接下来,极越纯视觉高阶智驾很快就将实现全国都能开,安全全覆盖。”
此外,V1.3.1版本软件新增转向图像辅助,在左右转向灯开启时,将实时投射侧后方实景影像,减少盲区,贴心护航安全倍增。PPA智驾体验进一步优化,解除P档操作限制,允许驾驶过程中关闭PPA设置的开关。新增车内自动泊车功能开关,允许用户手动开启/关闭自动泊车功能,再配合车外语音,主打一个上下车全场景泊车。新增摄像头自动加热除雾功能,可根车内外温度、湿度等条件自动触发,解决因前摄像头起雾导致的智能驾驶功能受限制的问题,极端天气智驾也能行。
智能座舱体验提质扩容 越用越好玩
汽车机器人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升级,是值得用户抢先体验的绝对亮点。V1.3.1版本软件新增B站、小宇宙等娱乐应用,刷剧追番听播客更爽快、语音交互更强大,丰富座舱娱乐应有尽有。
SIMO在V1.3.1版本中得到再次进化,识别率和准确率大幅提升。在车内,通过App语音控制优化、支持3D智能驾驶地图设置、新增副驾有/无人感知识别等诸多功能升级,SIMO实现了真正的可见即可说,一说就上瘾。车外语音优化了唤醒率和识别率,提升了在开启空调、播放音乐等场景下的语音稳定性。在车外自动泊车过程中唤醒SIMO可立即暂停泊车。优化了开启泊车功能的语音提示,以及开门时遇到障碍物的语音提示。
对于用户高频使用的智能互联功能,也进行了升级。V1.3.1版本新增方向盘右侧按键控制蓝牙电话,可实现接听、挂断、静音等控制操作,关键电话一个都不漏接。UI界面显示体验优化,DOCK栏显示增加音源显示,更清晰、更明确。
汽车机器人引以为傲的三电技术也得到了同步跃升。预约出发中的预约电池加热功能得到了升级,新增可以从极越家充桩上取电的能力,在低温场景下为电池“插枪保温”,使用桩端电量提前预加热电池,时刻让你满电出发。
新增加的导航到充电站电池自动预加热开关,开启后导航到快充站会自动进行电池预加热,缩短充电时间。新增立即加热电池按钮,开启后电池立刻开始进行预加热,在缩短充电时间的同时,增加续航。新增电机余热回收,可让电机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电池,最大可提升约 6%的CLTC续航里程,电池温度,电机守护。
数不尽的宝藏功能正在等你来挖掘,欢迎使用极越App或小程序预约试驾,前往全国极越品牌体验服务中心,零距离感受汽车机器人的科技魅力!
百度李震宇:国内首个纯视觉城市NOA智驾方案将于四季度量产
在今日举行的在第六届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高层论坛上,网络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李震宇发布了网络Apollo纯视觉高级别辅助驾驶产品,并表示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落地。据了解,这也是国内目前首个支持城市场景的纯视觉智驾方案。
此次网络Apollo发布的国内首个纯视觉高阶智驾方案,也是智能驾驶纯视觉技术路线在国内的首次应用,代表了中国智能驾驶纯视觉技术路线的最高水平。李震宇表示,网络Apollo纯视觉高阶智驾方案可应用于高速、城市、泊车等全域场景,去掉激光雷达也让整车成本更低,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网络在Apollo Lite基础上,用4D BEV Transformer全新升级第二代纯视觉感知系统,“快、准、稳“的预测道路参与者的时空位姿轨迹,同时配合业内最前沿的占用网络OCC技术,对静态环境做端到端实时重建,可以获取比激光雷达点云分辨率更高的三维结构信息,因此实现了对激光雷达的替代。
“BEV将视觉测距精度从‘普通卷尺’升级到了‘游标卡尺’,占用网络的引入为感知系统进化出了‘昆虫复眼’,将全天候周边环境尽收眼底。”李震宇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技术优势带来变革的核心原因。
另一方面,网络Apollo在L4 Robotaxi运营中积累了大量高品质训练数据,是纯视觉方案的坚实基础,数据的质量和精度遥遥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堪比视频“8K超清与标清”的代际差距。
今年以来,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让人工智能从“感知判别式”进入“认知生成式”,正在深刻地改变汽车产业,中国汽车正在迎来“智变时刻”。具体而言,自动驾驶技术正在经历从“基于规则”到“基于自学习”的算法范式变革。以无人驾驶规划控制系统为例,自学习算法可以超越经验系统,更聪明地处理复杂场景,大幅扩展自动驾驶的设计运行范围,让自动驾驶的智能水平螺旋式快速进步。与此同时,智能驾驶对激光雷达等硬件的依赖性也大幅降低,驱动高性能、低成本的纯视觉方案真正落地。
对于激光雷达必要性的问题,李震宇认为,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做出不同选择。据了解,在有激光雷达的条件下,网络已经实现了全无人自动驾驶的真正落地。截至6月30日,网络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驶入全国十多个城市,累计为公众提供服务330万次,是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与此同时,网络领先的纯视觉方案让L2+辅助驾驶已经不需要激光雷达,而且成本更有优势,更利于智能驾驶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