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4月8日宣布,将与业内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联合开发高性能套件,以提供更多激烈驾驶的可能性。目前尚未公布具体套件,但猜测可能涵盖赛车级刹车片、更大的轮毂、半热熔轮胎、更具侵略性的前保险杠和动感的尾翼。小米SU7Max凭借其稳定的操控性能和强大的动力输出,已经赢得了赛车手的喜爱,而新增的高性能套件将会让小米SU7Max的性能达到新的高度。
不过,雷军也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最近,一些用户在赛道上试图探索小米SU7Max的极限性能,为了安全起见,大家需注意驾驶行为,以避免出现不可预料的意外情况。
终于来了!小米SU7正式首发
12月28日,在小米技术发布会上,各位苦等了很久的小米SU7终于正式亮相。而伴随着新车发布的,还有小米经过长时间研发、打磨的各项亮点技术,咱们直接开始上干货。
首先是小米自研的超级电机,分为HyperEngine V8s、HyperEngine V6和V6s三个型号。V6最大功率299马力,峰值扭矩400N·m,采用400V架构。V6最大功率374马力,峰值扭矩500N·m,采用800V架构。V8s最大功率578马力,峰值扭矩635N·m,最高效率98.11%。功率密度10.14kw/kg,将于2025年上车。此外小米开发的超级电机转子预研技术,在实验室已实现rpm最高转速。
新车方面,小米SU7采用871V碳化硅高压平台,集成效率达到77.8%,成熟体系中最高可支持132kWh容量,1000+km CLTC续航。平台上限最高可支持150kWh容量,1200+km CLTC续航。小米自主研发了CTB(Cell to Body)电池技术,采用地板上盖二合一、电芯倒置、多功能弹性夹层、极简线束等,使集成效率整体提升 24.4%。最大电池容量可达150kW,理论CLTC续航1260km。
在电池安全方面,小米采用了“电芯倒置”技术,泄压阀朝下,极端情况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在物理防护方面,其采用14层防护;并搭配散热及隔热设计;同时还配备全栈自研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池云安全,保障电池安全。小米电池采用17层高压绝缘防护,双大面积主动水冷,电芯侧面165片气凝胶隔热材料,14层物理防护。同时配备车云协同安全预警,电池管理软件全栈自研。
在车身方面,小米自主设计了“9100吨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从铝锭到成品铸件全栈自研自造,包含9大工艺,60个设备,精密控制433个工艺参数。实现小米汽车后地板72零件合一,焊点减少840个,减重17%,同时生产工时减少45%。此外,小米还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泰坦合金”,这是一种高强高韧的免热处理环保压铸材料,在配方中添加稀土和锆等微量元素。
在关键的自动驾驶方面,小米自动驾驶系统搭载了1个激光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和两颖 NVDIA DRIVE Orin芯片,算力高达508TOPS。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搭载变焦BEV、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网络等技术,搭配超强算力芯片和感知硬件。
平台方面,小米汽车的“摩德纳”平台架构采用正向开发,由产品属性、标准化体系和底层技术模块组成。该平台使小米汽车拥有82km/h的麋鹿测试成绩、N·m/deg的整车抗扭刚度、电池拥有77.8%的体积效率、99.81%的电机峰值效率等。
27日,小米澎湃OS启动新标识,是小米系统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底层重构,这套系统不仅适用于手机和智能家居,而是升级到了人、车、家全生态。小米还介绍了NPU技术,使其大模型可以在终端布置,而非云端,实现真正的大模型上车。
新车内饰方面,配备三幅方向盘,驾驶模式切换按钮周围有红色装饰。屏幕方面新车采用7.1英寸翻转式仪表屏和16.1英寸中控屏,分辨率为3K。小米汽车搭载56英寸HUD。车机系统方面,小米澎湃OS将会搭载于SU7的车机系统中。小米SU7搭载骁龙8295芯片,小米平板可无缝上车,做为后排拓展屏使用。小米SU7支持五屏联动,应用生态涵盖主流车载应用、平板应用和手机应用,支持carplay和airplay,并且支持苹果iPad上车。
新车动力方面,小米SU7双电机版车型最大功率为673马力,峰值扭矩838N·m,0-100km/h加速2.78秒,配备容量为101kWh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续航为800km。新车配备800V超级快充,5分钟充电220km续航,15分钟充电510km续航。此外根据此前消息,SU7也将推出单电机版,电机功率为220kW,搭载弗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新车将推出多个版本,分为标准版、Pro、Max三种版本。提供628km、668km、800km和750km四种续航版本可选。
此前,笔者说过,现阶段最适合下场造车恰恰是手机厂商,毕竟在新能源时代,更看重的其实是智能水平,人机交互水平,而这些恰恰是手机厂商最擅长的事情,但同为手机大厂,华为选择做供应商,小米则选择亲自挽起裤脚下河,决心不可谓不大。至于SU7的价格,“15万交个朋友”“10万交个朋友”显然是不可能了,毕竟在这样的智能感知硬件、电机配置,以及车身工艺上,同级别的车型基本都要去到30万以上,但是小米历来都是主打性价比,或许雷军还能给我们一点惊喜。
文/彦夫
1003夜的故事:看雷军和他的小米SU7都有哪些硬实力!
江山不老,纷争不休,江湖从无休憩之日,一朝踏入便身不由己。
世间无处不江湖,校园有校园江湖,职场有职场江湖,就连医院住院部都有病人之江湖……。而如今汽车圈,便一如江湖般势力丛生、纷争不断。在造车大军之中,无论是用热爱造车,还是用PPT造车,甚至一些跨界造车的新品牌将概念、营销都当作了造车主旨,错把李鬼做李逵,从起点开始跑偏,致使众多新品牌抢进市场,导致车市竞争不断加剧。归根究底,是由汽车产业的强势增长所带来的。
不过客观的说,在这错综复杂的江湖势力面前,汽车市场的变革已经不可避免,各大车企也是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纷纷寻找契合时代的破局之路。就连主机厂、经销商、消费者甚至零配件上下游企业,也全都进入了调整期。毕竟造车与其他事业不同,造车是一件无法取巧的事,好与坏之间总有一道明显的界限,这跟营销相关但又不完全是营销,只有当你的本事大于名气时,才能够被称作深藏不露。说到深藏不露,造车1003天的小米汽车绝对可以称上一号,做到了一鸣惊人。
12月28日,一场科技与创新的盛宴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演讲,不仅公布了小米汽车五大核心技术其首款作品小米SU7也进行了“预发布”,全方面让我们看到了其1003天的造车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小米集团从手机行业到汽车行业的重大跨越,更是“人车家全生态”完整闭环的关键跨越。
雷军还表示,汽车行业已经100多年,百年赛道无捷径,“小米决定十倍投入,从底层核心技术做起,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并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奋斗!”
自研是重点,多项全球第一
我们都知道小米集团是一家以创新为核心的公司,进入汽车领域同样不例外,通过深度自研关键领域将智能科技与工业硬科技完美融合,推动汽车工业的进化。小米汽车的研发团队深知,要打造一款真正优秀的汽车,必须从底层核心技术出发。他们坚持正向研发,深度自研关键领域,投入巨大的研发资源,展现出对造车事业的认真与决心。
在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小米的技术突破令人瞩目。他们自主研发的超级电机HyperEngine V8s,转速达到rpm,全球量产电机转速第一,刷新全球电机转速天花板,而预研的下一代小米超级电机,创新激光缠绕转子技术,在实验室中成功突破rpm;而他们自研的CTB一体化电池技术,并全球首发电芯倒置技术,实现了目前CTB电池全球最高的77.8%电池集成效率,为了从源头保证电池性能和品质,小米甚至还自建了电池包工厂。
小米汽车不仅仅关注硬件的研发,他们也十分重视智能软科技的发展。他们将汽车工业与消费电子工业、智能生态深度融合,打造出领先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这些系统不仅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也让驾驶体验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小米汽车的研发团队深知,技术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技术,从材料、设备到工艺,全面实现自研。他们自主研发的9100t超级大压铸集群和泰坦合金,展现了他们在压铸技术领域的领先实力。AI技术在小米汽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他们利用AI技术进行材料配方优化、智能驾驶决策等,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同时,AI技术也帮助小米汽车在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实现智能化和高效化。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其愿景是成为一家真正引领行业变革的公司。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技术的突破和产品的创新,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他们相信,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未来,小米汽车将继续坚持创新、坚持自研,不断推出更多领先行业的技术和产品。
小米汽车:梦想之车的诞生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在过去的130多年中,一直被视为是“工业之王”,也一直是每个时代“时代精神”最典型的代表。如今,小米汽车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勇敢地踏上征程,立志打造出新时代的梦想之车。
正如发布会上雷军所表示:“我们要造的不是一款平庸的车,我们要造的是一辆媲美保时捷、Tesla 梦想之车。” 所以,小米首车SU7从研发之初到成功量产,完全倾注了小米的造车理念:科技×生态,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
在科技方面,小米 SU7 采用了自研的超级电机 HyperEngine 和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这些硬核科技创新让小米 SU7 的零百加速达到了 2.78 秒,最高车速达到了 265km/h,打破了保时捷 Taycan Turbo 的记录。同时,全栈自研的智能底盘控制算法使得小米 SU7 在操控稳定的同时,也带来了几乎“零颠簸”的舒适驾乘体验。
在智能空间方面,小米澎湃 OS 为小米 SU7 带来了五大特点:底层重构、跨端智联、主动智能、全域安全、开放生态。这些特点让小米 SU7 的车机系统更加流畅,也实现了手机与车机的跨端无缝互联体验。同时,小米 SU7 还融合了小米应用生态、硬件生态以及面向第三方开放的小米 CarIoT 生态,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智能空间体验。
雷军表示:“智能电动汽车的终极境界是科技跨越、人车合一。”小米汽车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不断追求卓越,以期在驾控上如臂使指、掌控自由,在智能空间中懂你所想、如你所愿。这是科技跨越到全新阶段才拥有的能力,也是小米汽车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在这个科技与生态融合的时代,小米汽车正在开启一场全新的汽车革命。小米 SU7 的诞生,不仅代表着小米汽车的科技实力,更是对未来汽车的探索和尝试。小米汽车将继续前行,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体验,让科技与生态的融合成为未来汽车的新常态。
小米汽车,让小米集团“人车家全生态”完整闭环
小米这家以创新为驱动的公司,一直都在探索与挑战科技的边界。在今年的10月底,小米14系列的成功发布,不仅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标志着小米向更高端的市场迈出了坚定的一步。首月电商购买用户满意率超过99%,这是对小米14系列的最好肯定。这一系列的高端产品,不仅提升了小米的品牌形象,也使得小米在11月份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跃居国产第一,并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稳居前三。小米的高端化进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然而,小米的野心不止于此。在发布会上,小米宣布了集团的全面战略升级。从“手机×AIoT”到“人车家全生态”,小米的视野已经扩大到了更广阔的领域。车,成为了小米集团战略最重要的一环。经过三年的学习、成长和积累,小米终于迎来了重大的跨越时刻。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小米汽车是小米的重大跨越,是从手机、AIoT到汽车的跨越。” 这是小米长期投入、深耕底层核心技术的结果,也是小米现代工业智能制造能力的一次大考。
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理念,旨在打通人、车、家场景,实现硬件设备无缝连接,实时协同。通过Xiaomi HyperMind和小米澎湃OS的结合,这一生态将能够感知和学习人的日常习惯,提供自动化建议,让智能细致入微地服务于每一个人。此外,“人车家全生态”还致力于实现产品、技术、产业之间的相互赋能。小米坚持“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通过布局多个技术领域和细分赛道,形成了“融合技术栈”,为产品研发和制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雷军对小米的未来充满信心:“小米汽车,就是小米集团新的开始!我相信,终有一天,全球每条路上都有小米汽车驰骋的身影!”这句话不仅是对小米汽车的期许,也是对整个“人车家全生态”理念的坚定信念。从手机到人车家全生态,小米正以不断创新的姿态,迈向未来。这是一场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融合,也是一次对人类生活方式的重新定义。小米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它将为我们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时刻。
小米的微创新时代
从2.84秒到2.78秒。
这个变化,或许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智能电动汽车演进的写照。
这是2023年12月27日、28日一连两天发布新车的零百加速成绩,极氪007最快2.84秒,小米SU7最快2.78秒。
类似的还有从9000吨到9100吨,分别是12月26日发布的问界M9和两天后发布的小米SU一体化压铸的锁模力。
10天前,曾有大V在社媒感叹“这一周多后的中国汽车行业从业者,大家会如何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因为接下来不到10天,多个重磅车型发布或上市,它们是12月23日蔚来ET9,26日问界M9,27日极氪007,28日小米SU7,2024年1月1日小鹏X9。
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小米,这是小米2021年3月宣布造车后的第一场发布会。
整场发布会听下来,无论是前1.5小时的技术,还是后1.5小时的产品,我的概括是八个字——没有短板,没有创新。
没有短板是指小米SU7,是一款2023年典型的智能电动车旗舰车型,抑或叫“水桶车”,在几乎所有技术和配置维度上拉满,达到行业一流水平,武装到牙齿。
遗憾的是,这些技术和配置基本上都是行业现有水平,或在行业现有水平基础上有量的提升,没有质的变化,没有重大创新,没有让人意想不到或者眼前一亮的技术。
当然,要求小米在汽车上有重大创新有些一厢情愿、强人所难。这世界只有一个马斯克,颠覆性创新谈何容易。
所以,其实对小米最大的失望在于它所展示的技术和产品只是在现有体系上把每个维度做到一流,并没有带来造车的新思维、新思路、新想法、新模式。而这些新思维、新冲击是我们对跨界造车者最大的期待,是改变汽车行业最鲜活的力量,而且之前的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已经不同程度地做到过,但在小米SU7身上、在这场发布会身上,我并没有看到这种尝试。
与前一天的极氪007发布会相比,你会发现技术和配置都非常相似,甚至发布会的展现内容和形式都如出一辙,比如一体化压铸和立体停车库自动泊车部分。
在一些性能上小米SU7落后于早几个月上市的极氪007,比如15分钟快充增加的续航里程,小米SU7是510公里,极氪007是610公里,相差100公里。极氪并不是造车新势力,是最典型的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子公司。
小米汽车第一次亮相向外界传达的技术和产品信息,它更像一家传统车企造电动车,而不是科技巨头、造车新势力。
精致与极致
首先看最先公开的造型。
非常漂亮、精致、协调、耐看,唯一遗憾的是原创度不够,与保时捷Taycan的相似度过高。
法律范围内的模仿借鉴在商业上没有问题,但并不光荣。
篮球场上最让对手心理崩溃的一句话是“你的球鞋是假的”。我不知道未来小米SU7车主停在斑马线前等待红灯、旁边恰好有一辆保时捷时的心路历程,是沾沾自喜还是如芒在背?他有没有勇气扭头望向旁边的保时捷?当保时捷车主扭头一个神秘的微笑,会引发他什么样的心理波动?这时候,时代精英们最需要的是网络地图的红灯读秒和2.84秒的零百加速,快速远离保时捷成为刚需。
有些汽车是有天敌的。
雷军曾高调喊出“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但在造型如此重要的领域走捷径、拿来主义,让消费者如何想象那些看不见的部分?小米汽车要如何确定家族基因?小米汽车要如何面对海外市场?
造型这一块,蔚小理和很多传统车企比小米更值得尊敬。一家有雄心的大企业不该如此。
其次,从SU7身上看不到太多用户思维、场景思维,随处可见的是性能指标上“更快 更高 更强”的工程师思维。
比如开篇提到的零百加速2.78秒。前一天极氪007发布后,我就感叹今年大家一直说卷,但有些卷消费者喜欢,有些卷消费者完全无感,电动车经过这么多年市场教育,消费者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极氪007是第一款30万元以内零百加速3秒以内的车型,2.84秒。但在社媒大V发帖的回复中,网友基本上清一色地认为零百加速这么快已经没有意义,5秒左右已经绰绰有余。一位同行给我留言“加速快1秒不如多50公里续航”。
不是说SU7的2.78秒加速成绩没意义,是人民群众认为没意义。
与零百加速相似的是极速265公里/小时,为了与保时捷对标、超越竞品,打造出车主永远跑不到的时速水平,个人认为是典型的传统车企工程师思维。这种性能冗余放在豪华、超豪华无可厚非,毕竟产品本身就是炫耀品,但在普惠型车上过于铺张。
再比如在拥有56英寸AR-HUD的同时配备翻转式仪表屏。在HUD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仪表屏逐渐消失已经是比较清晰的行业趋势,小米SU7选择了最稳妥的两者都保留,还给仪表屏加花。
这种冗余和重复可能会给外界一个印象:小米在这款车的打造上没有精准的用户洞察、缜密的产品逻辑、严谨的布局思路、明确的取舍抉择,而是单纯的“能上都上”做加法。
全栈自研与合作创新
在一体化压铸环节,雷军称小米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全栈自研大压铸集群、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车厂商”,对压铸用“全栈自研”来表述有点出乎意料。
而“唯一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车厂商”至少与一天前极氪的发布会内容隔空打架了。
小米将其命名为“泰坦合金”,与国家级材料重点实验室合作,添加了稀土和锆等微量元素,通过自研的“多元材料性能AI仿真系统”从1016万种配方中选取了最优合金配方,兼顾了强度、韧性和稳定性。
极氪007一体化压铸的铝合金材料名为“纤晶”,极氪称其配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流动性提高30%,Fe元素含量的容忍度提升50%,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提升10%,压铸过程中用到的独创浇排真空设计使得充填行程缩短4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0%)、行业首次应用的水基仿形微喷系统随模仿形精准喷涂,90组喷涂点独立精准控制喷涂量,产品残留少。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对一体化压铸从材料端、模具端、设备端做了更全面的介绍,“材料端,早在7年前我们就组建了专门的材料团队,那时我们就看到未来汽车制造工艺要发生根本的变化,未来的趋势是:轻量化、更安全、更环保,所以我们在材料研究方面一次性投入巨大。”
公开资料显示纤晶是苏州慧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1月发布的技术,苏州慧金是耀宁集团参股企业,耀宁是脱胎于吉利集团的零部件事业群(相关报道见《耀宁是谁?这世界还需要一家新的零部件公司吗》),苏州慧金成立于2016年,安聪慧的说法可以形成闭环。
而进入汽车业1003天的小米称“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全栈自研大压铸集群、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车厂商”值得研究。按以往汽车业的经验,1003天时间、研发投入100亿元、研发团队3400多名工程师能深入到对大压铸集群和材料层面的全栈自研是非常困难的。
关于发布会后“海天8800吨压铸机被小米提升300吨”的传言,压铸领域资深工程师认为不是事儿,“9100吨和8800吨没啥区别,现在这种吨位没有国家标准,各说各有理,也没有第三方认证。我们经常用3500吨设备做4000吨的产品。”
该工程师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今年压铸领域比较大的创新点是奇瑞压铸的双料缸实际应用”。
双料缸的正式名称叫做双压射工艺,由单个锁模机构与两个平行布置的压射系统组成一套压射系统,解决因填充最大距离限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奇瑞官方信息称该工艺有望实现车身超大型一体压铸结构件减重20%,成本33-35元/kg的阶段性目标,更为未来更大的一体化压铸提供了可能性。
在一体化压铸技术上,小米、华为将竞争点放在了更大的锁模力、更大的压铸件,反而是传统车企奇瑞探索出了创新点。这些创新点,原本是行业对跨界造车者最大的期待。
另一处关于材料领域的创新是高强度电机转子材料,雷军称“我们的材料团队和我们全球领先的合作伙伴一起创新了新一代超高强度硅钢,做到了960兆帕。比现在全球最先进的水平提升了113%。”
这一次没有说全栈自研,电机和材料领域的业内人士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小米电机的960MPa硅钢供应商是首钢。
关于发布会后关于“转电机是汇川研发”的传言,电机圈人士认为:“小米付了汇川两三千万开发费,付费开发知识产权归甲方很正常。”
可圈可点
SU7上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设计与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