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压力下 Stellantis或将关闭意大利工厂 (中国车企压力排行榜)

分类:资讯日期:浏览:21
根据外媒报道,作为意大利唯一的大型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在4月10日表示,中国车企在意大利生产汽车,可能会导致该公司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包括关闭工厂。此前意大利***表示,正在与特斯拉和包括奇瑞在内的中国汽车制造商进行谈判,以吸引其中一家在意大利生产汽车,从而在产量连年下降后提升意大利的汽车产量。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Tavares)在都灵(Turin)的一次活动上表示:如果有人想要在意大利引入来自中国的竞争,我们可能不得不做出一些不受欢迎的决定,而这些人需要为此负责。如果我们面临压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快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竞争力。唐唯实表示,引入其他车企很可能导致Stellantis失去市场份额,并且销量也将受到影响。他说道:届时,我们可能将不再需要这么多的工厂。我们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但是战斗会造成伤亡。唐唯实还表示,关于Stellantis计划从意大利撤资的猜测是假新闻。他说道:我们正在意大利大举投资。最近几个月,唐唯实就Stellantis集团在意大利的生产水平问题与***产生了摩擦。唐唯实宣布,Stellantis将把其最畅销的菲亚特Panda汽油车型的生产期延长至2030年,从而为客户提供经济实惠的车型。在那不勒斯(Naples)附近的波米利亚诺-达尔科(PomiglianodArco)生产的内燃机版Panda原定于2027年停产,电动版Panda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欧洲车企停产,美国车企隔离,全球汽车业陷入停摆危机

在病毒面前,人人平等。国内疫情即将走向终结,但海外的疫情却呈现日渐爆发之势,连带影响全球汽车行业进入了疫情爆发的至暗时刻。近日,包括欧洲、北美的多家汽车企业均宣布采用停产、隔离的方式,来降低疫情的风险,包括车展、汽车赛事在内的各种集会性活动,也宣布延期或取消。对欧美车企来说,国内车企所经历的一切,对它们来说才刚刚开始。全球汽车业此次受到的冲击,堪称百年一遇。 欧洲车企开始陆续停产 3月16日,欧洲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PSA集团宣布从即日起关闭在欧洲的所有工厂,关闭时间将持续到3月27日。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PSA在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葡萄牙、波兰等地均设有工厂,共计15家。工厂将从3月16日开始陆续关闭,一直到3月19日,所有工厂全部关闭。 法国汽车品牌雷诺也在3月17日宣布,将关闭法国的所有工厂,并等待新的通知。 也几乎是在同时,在欧洲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法拉利宣布将停产两周。 大众集团虽然此前表态称,目前在欧洲的工厂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因此也没有采取额外措施。但3月13日,大众旗下豪车品牌兰博基尼也宣布关闭意大利工厂,直到3月27日。 早在3月11日,意大利疫情刚刚呈现爆发之势,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就宣布将关闭在意大利的四家工厂,四家工厂的合计产能约60万辆。 美国车企忙着隔离 虽然目前还没停产,但大洋彼岸的美国车企同样也不轻松,FCA继关闭了意大利工厂之后,也宣布在美国本土开展员工隔离措施,号召员工要求从本周一开始,尽可能进入居家隔离办公模式。就在前几天,一位FCA变速器工厂的工人,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这位员工以及与其密切接触的同事已经被隔离。 福特汽车公司表示,从这周一开始,福特在全球的工厂和企业,除了生产线员工和一些关键岗位之外,都已经建议雇员在家远程办公。 通用汽车的CEOMaryBarra则表示,已经要求全球所有通用旗下车企的员工,从周一开始在家远程办公。当然,不管是福特还是通用,这份在家办公的要求,都不包括中国公司以及生产线上的工人。 虽然美国车企目前挺没有停产的打算,但是,底特律的美国车企们表示,现有零部件储备只足够支持到本月底。目前暂无因零部件断供而导致停产的危险。不过,如果因为疫情爆发导致关键零部件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届时美国车企想不停产也不可能。 此外,美国媒体也担心,美国车企一旦用完了手中库存的零配件,而大量在中国生产的零配件因为受到疫情影响(生产节奏只能缓慢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导致无法及时供应的话,美国车企也将面临减产甚至停产的危险。目前美国车企虽然还没有一家停产,但来自疫情的威胁和零部件断供的可能性,让减产和停产变得越来越不可避免。 F1赛事、纽约车展也宣布推迟或取消 在汽车赛事方面,全球瞩目的F1在取消了澳大利亚站之后,紧接着中国站、巴林站也被推迟或取消。2020赛季的F1赛事预计最快将在今年5月开赛。 而包括纽约车展、日内瓦车展在内的国际大小车展,都纷纷在近期宣布取消或延期。 继最新一部《速度与激情》宣布延期之后,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一部007最新电影《NoTimeToDie》也宣布,原计划今年4月10日海外公映,也推迟到了9月份。《NoTimeToDie》的名字翻译过来即为“无暇赴死“或者”没时间去死“。联想到当下疫情所造成的全球紧张形势,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联想到全球经济风向标之一的美股,短短数天竟连续发生数次熔断。包括全球汽车业在内的经济体,正在遭遇一次百年难遇的公共危机,确实是已经到了“NoTimeToDie”的危急时刻。 欧美车市是否会步中国的后尘? 2月份中国车市销量仅20余万辆,暴跌92%。随着除中国之外全球疫情的爆发,海外市场也开始担心,同样场景会发生在北美和欧洲。 摩根史丹利此前发布了一份预测报告称,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美国汽车销售预计会同比下跌9%。主要原因在于因为对于经济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消费者会推迟新车的购买。报告预测美国市场新车销售将从2019年的1710万辆,下跌到1550万辆。 汽车分析机构lmcautomotive则预测,由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汽车市场消费者对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担心,全球汽车市场今年的销量将下滑4%,预计今年全球市场的销量将为8640万辆。 不过,现在全面评估疫情对欧洲和美国市场的影响还为时尚早,至少要等到一季度销售数据出炉之后,才能对所有的负面影响进行全面评估。不过,考虑到美股和欧洲各国股市3月暴跌,对消费信心的巨大冲击,3月份的新车销售数据预计会很难看。 和中国市场一样,全球汽车产业受到的压力来自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一方面,全球多地股市巨幅震荡,体现出消费者对经济的信心不足,可能会有越来越多人推迟或取消购买。另一方面,零部件体系和整车厂,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断供和停产压力。 最后说说 无论对中国还是全球汽车行业来说,今年都可能将是艰难的一年。不过相比较欧洲和美国对抗病毒措施的各种迟缓和犹豫,中国市场用强力手段斩断病毒传播,付出经济的巨大代价后,将疫情的影响时间压缩到最短,随着复工复产以及各类商业体逐步恢复经营,消费信心将回归正轨,毫无疑问将率先从疫情中恢复元气。在全球汽车业面临艰难时刻的抗争与复苏过程中,中国汽车行业也将发挥比以往更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保持强大稳定的国内市场,对全球汽车业意义重大。中国市场2000万级别的市场体量,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占到全球年新车销售市场总量的近1/4,中国汽车市场稳定繁荣,对跨国车企的信心和销量贡献巨大。如果今年美国市场跌到1500万辆销售规模,而中国市场随着市场的率先复苏,后期开始补涨,总规模仍旧能保持2000万辆以上的话,那中国市场在全球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更加稳固,也将吸引跨国车企更多的资源进入中国市场。 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要“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这也被视为对国内汽车市场“放开限购”不断加码、扩大内需箭在弦上的信号。 其次,位于中国的零部件企业目前已经实现了全链条全覆盖,每年出口产值都超过600亿美元。仅湖北就有零部件企业1.2万家,直接影响到众多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布局。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及时复工复产,将对全球汽车业稳定生产,起到关键作用。不少美国媒体都认为,即便没有疫情的威胁,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如果断供,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决定美国车企是否要陷入停产的窘境。 中国车企和跨国巨头,面对这场百年一遇的病毒危机,是威胁,或是机会?时间会给出我们答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车企财报解读(下):中国引擎失速,跨国车企神伤

跨国车企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成绩陆续出炉,营业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是普遍现象,但是净利润方面的表现却天差地别。 一个有趣的点是,将中国视为最重要市场的车企利润普遍出现了下滑,而像现代、福特这样的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的车企,盈利情况反而不错。 大众汽车集团作为老大哥,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达到760亿欧元;税前利润为64.53亿欧元,同比下滑27.6%。 整个大众集团一季度全球销量增长了7.5%至204万辆,虽然中国这个最大单一市场的销量出现了下滑,不过欧美市场的强劲需求抵消了中国市场下滑的影响。 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了20多年主导地位的大众集团,受到了中国本土品牌的冲击,一季度销量被比亚迪超越。 一季度大众在华合资企业的营业利润为6.25亿欧元,在集团总利润中所占份额下降了四分之一。 作为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雪铁龙的母公司,Stellantis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今年一季度其在华仅剩的合资企业神龙汽车销量只有2.08万辆,同比下跌超三成,这还是打响价格战的前提下取得的成绩。 不过中国市场对Stellantis的全球业绩影响并不大,一季度由于半导体供应改善,Stellantis全球销量同比增长了7%至148万辆,再加上车辆售价提升,整体的营收增长了14%,达到了472亿欧元(约52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 Stellantis目前最大的困扰是欧洲物流情况还在恢复,生产出来的很多车无法尽快交付到经销商手中,不过这一情况正在改善,全年营业利润率也将达到两位数。 福特汽车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长了20%至415亿美元,盈利方面也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从去年同期亏损31亿美元提升至盈利18亿美元。 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没有影响福特整体业绩,全球交付量同比增长了9%至110万辆。在将业务拆分为燃油车Ford Blue、商用车Ford Pro和电动车Ford Model e之后,前两个业务板块均实现了盈利。 福特没有公布电动车板块Ford Model e的具体业绩,不过预计全年亏损在30亿美元左右,而在推特上有网友预计福特电动车净收入为-40%,还拿来和盈利的特斯拉做对比。 马斯克没有落井下石,反而称赞福特在电动车方面的战略很明智,还说新车型的利润率总是很难的,而他认为福特F-150电动皮卡需求很大。 相比之下,豪华品牌的抗打击能力总是很强,今年一季度梅赛德斯-奔驰营收增至375.2亿欧元,净利润增至40.1亿欧元,超过了分析师预期。 对梅赛德斯-奔驰来说,聚焦高端品牌的战略被证明是非常明智的,一季度销售回报率达到了14.8%,主要就是得益于AMG、迈巴赫和G级的支持。 在中国市场,梅赛德斯-奔驰一季度的销量达到了19.1万辆,同比实现了2.6%的增长。 宝马集团一季度营收也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达到了368.53亿欧元,而税前利润之所以出现下滑,主要是受到了华晨宝马全面并表的影响。 宝马如今的战略重点也是聚焦高端,高性能M品牌的销量增长了近五分之一,劳斯莱斯订单也有提升。 一季度宝马在欧洲的销量微跌1.9%,在中国下跌了6.6%,但是3月开始回升趋势明显,预计整个2023年欧洲能略有增长,中国趋于稳定,美国销售强劲。 通用汽车一季度的营收增长了11%至399.9亿美元,净利润下滑了19%至24亿美元,买断员工导致利润减少了8.75亿美元。 和其他跨国车企一样,通用汽车在北美市场的表现远好于中国,北美一季度营收达到了创纪录的329亿美元,息税前利润增至36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则出现了24.6%的销量下滑。 中国市场对于合资品牌来说挑战非常大,尤其是主流市场,所以通用汽车积极削减在华成本,并努力推出更多电动车型。 现代汽车一季度营收上涨24.7%至37.8万亿韩元,营业利润暴涨86.3%至3.6万亿韩元,均超过了市场预期。现代汽车表示业绩的增长得益于销量的增加和盈利能力的改善。 不过在中国市场,现代汽车依旧疲软,一季度北京现代销量5.3万辆,同比下降19.7%;起亚销量1.7万辆,同比下降38.4%。 对于跨国车企们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一旦在中国的销量出现大幅波动,对其全球业绩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如何下好中国这盘棋,是接下来跨国车企们需要好好研究的课题。

视界|巴黎将中国车企“拒之门外”

他们也的确这么做了。 如果在香榭丽舍大街又或是蒙马特的街头很难见到一辆电动车时,你会不会突然觉得自己活在上个时代? 不是,这就是2023年的巴黎。 作为传统的燃油车国家,法国消费者对新能源的认可度始终不高。 根据芝能数据显示,法国4月新能源渗透率为21.1%,且长时间在20%左右波动,与中国的27.6%,德国的28%,挪威的74%且保持增长态势的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而这还是在法国慷慨的补贴政策扶持下。 “法国坚持到2035年实现汽车产业100%电动化的目标。” 此前在法国《回声报》发布的专访中,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法国在2027年将实现电动车年产100万辆,至2030年产量翻一番达到200万辆。不过这里必须一提的是法国人购买的电动车中有80%是从外国进口。 虽然目标远大,但从现实来看,其实马克龙能否实现第二个任期内的这个重要决策,答案并不掌握在他自己手中。 不为所动的法系车们 “发展电动车?好的。” 从电动化趋势“席卷”欧洲之后,法国车企们就用身体力行证明着自己只是“说说而已”。 例如雷诺曾在2020年公布eWays计划,准备开始发力电动汽车市场。但一年后的6月,雷诺集团又发布了一个“eWays ElectroPop”的计划。 这个计划比eWays看起来要靠谱一些,因为其正式宣布了到2025年推出10款全新纯电动车(含7款雷诺品牌电动车),并且纯电动和电气化车型的销量占比将达到65%以上,到2030年,雷诺集团电动化产品的销量占比将达到90%。 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还表示,雷诺集团在2030年将推出10款电动车型,产量超过100万辆。 但是雷诺当年在电动车型上的销量表现距离9年后的100万辆有着极大的差距,这很难让资本市场对雷诺计划寻求将其电动汽车业务“Ampere”独立分拆后100亿欧元的估值产生信心。 最令资本市场不解的是,雷诺目前市值也不过90亿欧元左右,所以想要在业务分拆后的估值达到100亿欧元基本是痴人说梦。 所以在业内人士看来,雷诺目前并不急于转型。 因为想要完成电动化转型,背后离不开的是巨额支出。虽然在雷诺集团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其集团营收达115亿欧元,与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29.9%。其中,汽车业务营收为105亿欧元,同比增长29.7%。此外,集团第一季度全球销量达53.5万辆,同比增长14.1%。 但作为以价值为核心商业战略的汽车品牌来说,巨额的转型支出显然并不是雷诺想要看到的。 另外,虽然在今年重组了联盟的框架协议,但可以预想到雷诺和日产的扯皮还远没有结束。 和雷诺一样,拥有标致、雪铁龙等法系品牌的Stellantis集团也表示自己正在加速转型中。 目前,Stellantis集团已推出23款纯电动汽车,另有9款纯电动车型将在2023年推出,到2024年年底将增加至47款,以实现集团到2030年拥有75款纯电动汽车并销售50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目标。 在欧洲30国市场,Stellantis集团的纯电动商用车销量和包含所有车型的纯电动车销量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其中,全新菲亚特500和标致e-208分别是意大利乘用车市场和法国乘用车市场销量最高的两款纯电动车型。 但整体来说,和雷诺极为相似的是Stellantis集团电气化转型也并不明显。 因为自从Stellantis集团成立以来,就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与成本作斗争。在成本杀手唐唯实的带领之下,不断削减战线包括“退出”新能源重镇中国的Stellantis集团在今年一季度营收472亿欧元,同比增长14%;企业销量(不含合资公司)达147.6万辆,同比增长7%。 所以Stellantis集团又怎会“舍得”花费大量金钱砸向没有水花的市场呢?而在业绩欣欣向荣之际,集团内部以及外界的一切质疑声都是苍白无力的。 不过,降低成本虽然能在短期内换来更强的利润,但其实也是在透支品牌的未来。为了给自己的所作所为找一个正当理由,唐唯实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欧洲政客必须帮助本土车企对抗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在必要时甚至需要建立更严格的贸易保护。 而后,他们也的确这么做了。 马克龙的“私心” “我们将是欧洲第一个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改革的国家,这是我们想要带到欧洲层面的一场小革命。” 上个月马克龙在爱丽舍宫宣布了一项以促进法国绿色产业为目的的法律草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法国***决定将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大幅度收紧。 据悉,目前任何国家和任何制造商生产的电动汽车都能够得到巴黎方面单车5000欧元的补贴,唯一的限制条件仅为车辆价格不得超过4.7万欧元。根据马克龙的新法案,未来5000欧元补贴的发放将与电动汽车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直接挂钩。 虽然马克龙至今仍未公布新补贴政策的细则,但是煤电发电量仍占到总用电量近六成的中国无疑是不符合要求的。至于去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刚刚达到21%的美国预计也将被排除在外。

相关文章